“你如何看待教学与科研👨🏼🌾?”“你如何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?”“你所践行的本科生学业评价体系,如何在全院甚至全校范围进行推广👱🏿?”“你在本科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✵,对于院系的本科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无可借鉴之处?”12月28日下午,2014年意昂4平台首届教学贡献奖终评会在逸夫楼431会议室举行。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领导🍘、学术委员会、教学委员会🕹、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成员等13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。委员们围绕这类问题和教学贡献奖候选人进行了讨论。
教学贡献奖,是我校迄今为止设立的最高层次的教学奖励项目🫴🏻🧑🔧,分为杰出教学贡献奖(奖金每人10万元)🙆🏼♀️、优秀教学贡献奖(奖金每人5万元)🧏🏼♀️,旨在表彰在人才培养🩼⛹️♂️、特别是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🫄🏿。通过初评筛选👶🏼,来自全校范围的9位候选教师脱颖而出☑️🧝🏼♀️,依次在会上进行8分钟的自我陈述和2分钟的评审答辩。在答辩阐述的过程中,这些优秀教师或字斟句酌⬛️,或洋洋洒洒,但他们对于本科教学的执着和热爱都是一样的,为这个寒冬萧瑟的午后注入了几分暖意——
王建新🥁:传递思政教育的正能量
本科生累计学时数3555学时,年均每年508学时;五年学生评教名列前茅☂️,连续七年学生评教“优秀”;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“王建新工作室”主持人🧚🏽♀️、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👨🏽🔧;两次荣获教育部“精彩一课”,先后30多次获得优秀教师👨🏼🔧、优秀党员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……专注于思政教育28年的王建新老师,把这些都归结于“专注沉浸”四个字。“这些年来,我以热情🤺、激情与真情统领思政课教学🕤:对思政理论充满热情🩶、对课堂教学充满激情、对学生充满真情。”每当站在讲台前🧂,王建新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,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。在课下🧏🧎🏻♀️,他主动向学生公布自己的手机号、QQ号💑、邮箱地址🤦🤦、办公地址🗾,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与网络,并将每周五下午专门设为学生接待日,缩短当下普遍存在的师生之间的距离感。“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对学生行为的影响,”王建新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,坚持走进学生、贴近学生🔲、点亮学生,做学生的良师益友。他表示👈🏿,本科教学不仅仅是着眼于现在,更要放眼未来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启迪与引导🧑✈️。有一位学生曾经在学期的总结中这样写道:“王老师📊,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,今后我想做您这样的老师。”